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市一名88岁老人安详离世。他的工资卡余额定为38.83元,他的人生定在他奉献了49年的土地上。罗冠章,这位伟大的共产党员,用一生书写了感天动地的精神史诗,为我们诠释了新时代的“萧雨露精神”。
焦裕禄和罗冠章这两位来自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有着惊人相似的心理地图。他们都将生命的最后时刻奉献给了脚下的大地。他们都用近乎严厉的质朴来体现他们对人的无限慷慨。他们都诠释着“睁着眼睛死去”的责任和临终关怀。罗冠章工资卡上写的区区38.83元和焦裕禄留下的摇摇晃晃的藤椅,形成了超越时空的精神回响,共同诉说着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朴素情怀。
“心中有党”是罗冠章一生的精神和谐。在他衣橱里的七枚布包奖章中,最耀眼的是那枚“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奖章。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我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谆谆嘱托,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自1956年入党以来,无论走到哪里,他的政治性格始终如一。今年推出的520元党费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是对党的热爱的表白,也是“党在我们心中”的令人惊讶的注脚。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坚定信念。
“深切关心群众”体现在罗冠章对牛庄人民的深切热爱。他常说:“村民们口袋里没钱。”“人死了,眼睛就闭不上。”这句简单的话语,表达了你为他人服务的心。从研究天麻,到种植烟叶、开发药材、探索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几十年来,它一直在寻找让村民致富的方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在尝试桶装天麻的新技术,仍然告诉商人“及时除草”。他以人为本的情感体现在简单的土豆晚餐,给贫困村民的300元500元,还藏在一份拒绝接受村民钱财的临终遗嘱中。
因为“心中有责任”,罗冠章将退役视为新的起点。 1997年退休后,他回到乌石庄市。这种“不息退休”的选择,源于对我们脚下的地球、对我们身边的人的深深的责任感。不放手。他帮助年轻人王正旺重拾信心,回家后开始做销售。他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牛庄村民人均收入突破1.6万元。甚至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在与村领导讨论“多渠道发展”。这种责任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持续数十年。将个人价值观充分融入群众福祉,是崇高的选择。
“告诫人心”成为罗冠章廉洁自律的动人轴心典范。他的工资卡余额38.83元,是他物质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他精神财富的另一面证据。他拒绝老乡捐款的最后一个愿望,并不是疏远老乡,而是为了维护党群关系的纯洁性。他养老金的一部分用于实验、运送种子和支持虽然他是村民,但总的来说,他过着艰苦、简朴的生活。这种“严于己、宽以待人”的品格,是共产党人真诚本性最感人的体现。他的“教训”不是被动的节制,而是主动选择的精神高度。
罗贯将的精神世界与他作业本首页的六个大字如出一辙:“忠诚、干净、责任”。这六个简单而深刻的字,构成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完整人格,成为衡量一切领导干部的明确标准。他的一生证明,真正的丰碑不是物质积累的多少,而是精神境界的层次。这不是立场的改变,而是初心和情怀的延续。
在这个关键时刻,需要数千名像闹关江这样的“种子”高管来全面深化改革。如果你在山上种下一粒种子,它会ke生根发芽。面对挑战,他们勇于创新,不断进步。当他们为公众服务时,他们全心全意。他们懂得了什么是“四强”执行者,什么是人生“不忘初心”。我用它解决了
罗关章带着对牛庄未了的心事离开了。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远比他的物质遗产更有价值。盐38.83元现金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刚刚打磨过的农具讲述着战士至死不渝的故事。漫山遍野的天麻,见证了共产党干部对人民最深的热爱。
罗冠章先生用88年的人生,向我们展示了这条艰难却又十分辉煌的为人民服务之路,就像一幅辉煌的画卷。
牛庄市海拔1800米的罗关掌,矗立在一座永恒的山峰上。人民心中的纪念碑,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地方。
来源:京中网(湖北日报)
作者:王晓阳(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编辑、理论评论中心主任)
编辑:王淑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