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0-66888888
急流谱写新篇章 武汉听指挥 争第一
作者:365bet登录 发布时间:2025-11-06 11:32
武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势头强劲。图为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无人机拍摄)。图片提供:新华社记者吴志尊。 深秋的武汉,江水涨如彩虹。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北省考察,领导引领湖北新时代新征程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六次访问湖北省武汉市。 “我们的目标是引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轴,努力谱写湖北中国式现代化篇章。”税务总书记对湖北、武汉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定位、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 省P党委全面开展立足点建设,要求武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武汉,成为引领者、走在前列,加快建立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立足点。 “在这里,我们可以渡过难关,未来更加光明。”秘书长的希望是对进步的警钟。 满足高期望并努力满足并超越它们。英雄城听从他的指示,奋勇争先。江城到处充满生机和气氛。 2024年11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考察。仿人机器人、“水稻造血”等创新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数量巨大的科学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要坚定信心,志存高远”,“致力于推动科技和产业创新”。那口气至今犹在耳边,要求重如千条。 今年,和元生物“水稻造血”技术结出硕果,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获批上市,公司于10月28日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湖北省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大、场景最丰富的职业培训平台,“光子”在竞赛中传递火炬,城市离子、“大壮”在流水线上精准作业。一年前的陈列室技术现在已成为一种真正的新生产力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每次考察湖北,都高度关注科技创新。秘书长在湖北考察期间指出科技和产业创新必须推进,并要求“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原”。 2月6日,今年大年初九,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武汉连续第四年举办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第一次新年大会”。会议建议,我市要牢记使命,履行使命,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水平。 会上公布的《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国家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山实施方案(2025-2027年)》规定,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到2027年,武汉将形成全国影响力。 光谷东智机器人在奶茶店倒茶、倒水。供图:记者 高宇 东湖科学城传来好消息。深部岩土扰动模拟设施“中国地质”已完成主要节点验收。久峰山研究院在多项重要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带动了30多家设备制造商。许多企业的见面和评估总额不过100亿元。 围绕“四链融合”,武汉建立了11个产业联合创新研究院,整合了97家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单位和3700多名科研人员,投入科研经费近90亿元,产生了“环十”智能数控系统等重大成果。 践行秘书长“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号召“两手抓、同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同步推进未来产业发展”,武汉“三线推进”成效显着。 传统产业正在加速转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6.8万辆,同比增长152%。岚图汽车1-10月交付量同比增长82%。原武钢“1米7”工厂改建为绿色超级工厂。高品质无取向硅钢正在供应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蓄势待发。过去三年,人工智能产业年均增长超过30%。正在研究和研究 60 多个具有超过 10 亿个参数的大型模型d 在城市中使用。中国脑机研发的65536通道侵入式双向脑机接口系统,是马斯克的美国公司Neuralink通道数的20倍。 空调在6.5秒内离开生产线。这不是幻想,而是小米智能家电工厂创造的可能性。 10月28日,武汉光谷“超级工厂”一期项目投产。该项目从建设到竣工投产仅用时336天,全程展现了“武汉速度”。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70.4%和4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光谷、汽车谷、星谷、互联网谷、医药谷正在迎来“大丰收”。有利的工业“光芯显示终端网络”、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民用航空航天、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集群加速发展,新生产力在江城蓬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北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谋求扩大高水平开放。 “我们将重点改革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充分融入全国统一市场建设,构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一年来,武汉聚焦科技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国有“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 新时代科技“汉交”、多式联运“汉交”、地方资产权益“汉交”等一系列“汉交”正在加快规划实施助力武汉吸引全球高端元素。 《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将24个重点议题整理为112项任务清单,补短板、破除发展障碍。 “武汉推出的‘销路工程’、‘头雁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激发了民营企业的斗志和活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四方光电总裁熊友辉表示,今年企业加速全球化扩张,集成传感器模组等产品向海外拓展,海外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秘书长呼吁政府“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坚定维护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我们将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开放中心功能体系。 ” 今年6月,武汉获批建设国家生产服务物流基地,成为首个完成港口型、陆港型、机场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基地设计的省会城市。 武汉阿里巴巴中心揭牌 10月15日,主题为“支点湖北,智联全球”的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在湖北武汉举行。开通仪式上,首次公布连接瑞典、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的中欧(武汉)班列新线路。 “三文鱼刚到,请过来取!”10月4日上午,当一架从挪威起飞的B763货机降落在花湖国际机场时,机长魏国锋海利卡鄂州店的老板接到电话,让他​​来取货。 “第一天深海捕鱼,第二天前往当地小镇! “凭借覆盖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和高效的通关系统,花湖机场正在成为奢侈品消费品的重要进口渠道。 武汉拥有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和日益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陆上,中欧(武汉)班列通达欧亚40个国家120个城市。 沿海方面,武汉港范围已扩大至3个港区、7个泊位,并陆续开通至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印度尼西亚的直航海上航班。 在天上,我岑天河、花湖双客货专线将开通“超快线”,货物吞吐量全国第一。海洋、陆地和空中不断吸引发展潜力,内陆开放高地开发加快。 境外关联企业数量和对外贸易业绩是衡量一个地区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盖瑞特集团在华设立第二家创新中心,支架工厂开业,高通中国加速电信业务设计,第四家山姆会员店开业,多家国际大公司加大投入,武汉国际友人圈不断扩大。 “过去十年,武汉工厂年均产能增长超过30%。”盖瑞特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邸胜表示,这里不仅是公司的战略节点,更是“中国的第二故乡”。 已有31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市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位居中心城市之首。 景点外国游客大幅增加。今年前10个月,进入天河机场的境外旅客总数达到10.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近40%。 借助改革,武汉正在加快建设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在小阁古打工的武汉居民张某不得不去鄂州的一家商店上班。他在出行软件中查了一下,发现从武汉出发的K25路公交车是直达鄂州葛店的,于是就乘坐了公交车。 “从武汉到葛店、鄂州、巫峡的公交车其实是同一个城市。”张说。 K25高速公路是今年开通的一条新的城际巴士路线。随着武汉都市圈建设的不断推进,首都圈城市间的城际公交线路数量不断增加。在民众出行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武汉都市圈的城市发展变得更加明显和可识别。 双流长江大桥建成后,武汉至湖北的距离将缩短,省内行车时间将由90分钟缩短至5分钟。供图:通讯员 杨欣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把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中心。 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和主要城市,作为中部地区第一个GDP突破2万亿元的城市,承担起了强化自身能源水平、提高辐射传导能力的重大责任。 筑牢核心基础,担当原动力。 我们将全力“拓宽能级”,坚持“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目标,全力抓好投资、消费谋划实施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带动性重大工程,推动发展更快、更好、更强。 千方百计“强能力”:充分利用武汉在科教、人力资源、医疗卫生、交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强化科技、产业、公共服务要素和功能。 5.4%、5.5%、5.6%。一季度、前六个月和今年前三季度,武汉GDP增速呈现上行“曲线”,增速仍处于半地方城市前列。 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医疗器械检验评价中心中国分中心、江城墨景工业和信息化厅人工智能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武汉)等重大功能平台建成一项又一项,有效提高了武汉市重点区域的服务水平和辐射剂量。 武汉准确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城市发展阶段“二次转向”的批判性判断,提出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以城市更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在一流城市吸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建一流企业,以一流企业建设更多一流城市。 目前,解放街城市更新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以道路为枢纽,促进沿线地区的修复、保护、改造、建设、开发和管理。这条传递武汉记忆的高速公路即将重新启用。 实力圈的合作,九镇团结起来,实现城镇化“提速”。 两个周末,武汉“四大家族”领导人密集奔赴首都地区城市,共谋发展。 今年,九城将围绕同一个交通网络、同一个科技发展、同一个产业链、同一个民生保障、同一个生态治理,深化合作。 无极黄黄“30分钟旅游圈”交通便利,花湖国际自贸机场“机场到海洋”快速成型,黄石、黄冈等6个海洋科技创新园区(中心)拓展运营,现已拥有1062项政务服务“一站式”。 武汉都市圈正在成为人口3000万、经济总量4万亿元的世界级都市圈。 协调并整合各组对接国家战略,引领展示新成果。 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质量发展的意见》两份重要文件相继提及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中游城市群要获得更高的战略地位,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朋友圈不断扩大。覆盖4个州首府和12个观察城市。 吴汉正加强与长沙、合肥、南昌等地在交通、科技、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伙伴携手共进,共同描绘区域协调发展的伟大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要履行好加强文化资源保护、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英雄之城,抗战硝烟——抗日战争史特展”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举办。城内有40多处抗战遗址,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英雄事迹提醒人们牢记历史、相信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系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复兴利用,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传播展示。 国庆中秋假期,盘龙城文化遗产博物馆的“长河——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此次展览汇聚了37家博物馆的160件文物,展馆外的“长江水”景观成为网红报名地。 9月,长江考古联盟第二次学术研讨会召开。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武汉,交流长江流域考古、文明溯源成果。深入深入现代意义的抗洪精神、抗击疫情精神,通过典型树木评选和文明创建,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行走的思想政治课”,把精神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发展文化新业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地铁图书馆设有150多个座位,覆盖12条线路,并与武汉图书馆相连借还还,成为市民出行的精神驿站。 2025年武汉“戏剧码头”戏曲艺术展将有22场精彩演出,票价39元起。 今年秋天国庆节和餐节假期,黄鹤楼挤满了人。 文化旅游与自然息息相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动千千万万个产业,作为新的战略支柱产业、国民生活产业、极具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5月21日,武汉召开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建设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发展的倡议。 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海桥二山”核心部分,加快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两江四岸”……古城的古老文化和新魅力正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9月,开幕的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汉市举行。两河四岸的夜景与风景表演相得益彰,营造出壮丽的“画中长江”。与此同时,在汉市举办的2025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博览会三天吸引观众22.5万人次,文化旅游项目签约金额232.8亿元。 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武汉跻身国内旅游热门目的地之列。旅游门票订单同比增长22%,出境游客增长33%,入境游客增长39%。 环境是可持续的并且散发着活力。武汉努力谱写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篇章。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创业的前提。 10月30日,专题工作交流活动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全市各街道(市)党(工作)。各委员会秘书开会沟通、竞争、讨论职责。 提高发展水平,完善发展机制弘扬“四个精神”,增强发展光环。 英雄城市以更加热情的态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力打造“五个中心”,奋力建设现代化武汉,引领湖北省重点建设。 (长江日报记者吴顺、秦立伟、胡学轩、海报|张莉、长期摄影计划|徐翔宇、创意负责人|朱晨英、刘岩、魏娜、评论|郑超、罗晋)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