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0-66888888
第十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层研讨会在克罗地
作者:bet356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5-10-26 12:31
人民日报北京10月24日电(国松记者)10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合作办公室、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使馆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专家研讨会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克罗地亚和萨格勒布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中国—中东欧问题研究院、中国—中东欧国家学习中心合作交流网络协办。研讨会以“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为主题,政府官员、领先智库负责人、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来自中国、克罗地亚、波兰、匈牙利、希腊、捷克、德国、意大利、卢森堡等国的记者和媒体记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民、克罗地亚前总统约西波维奇、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合作特别代表陈国友、萨格勒布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马托·尼亚夫罗致辞。罗马尼亚前总统康斯坦丁内斯库、中国驻克罗地亚大使齐前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中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宏发表主旨演讲。赵世民表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是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中欧关系经历了历经风风雨雨,展现出较强的合作韧性。中东欧作为欧洲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推动中欧关系发展。特别是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双方在高层交往、经贸往来、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欧洲和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智库是促进国家间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面对纷乱的世界,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智库应深化交流、加强合作,推动理论和政治创新,促进文明交融、互学互鉴,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行稳致远的合作提供智慧,共同谱写构建中东欧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人类共同的未来。约西波维奇表示,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双方开展了一系列经贸投资互联互通合作,这将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有益补充。与此同时,中克互利合作不断深化。比如,中国企业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不仅有力促进了克罗地亚旅游、交通、物流等产业的发展,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土木建设方面非凡的速度和实力。未来,中克双方应加强绿色、数字领域合作,逐步构建推动制度创新的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和友好关系,不断推动两国合作迈上新高度。埃米尔康斯坦丁内斯库表示,中罗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和友好传统。作为世界上第三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两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合作的原则,给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其中,中国与罗马尼亚的文化交流。罗马尼亚为两国关系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双方要本着互学互鉴、丝绸之路文明精神,不断深化历史文化合作,合作建设“文明丝绸之路”标志性工程,让人文交流成为促进中罗关系稳定和长期发展的深厚基础。齐晶晶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再次站在团结与分裂、对话与冲突、互利合作与零和博弈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携手应对不确定性,深化互利合作,不仅对地区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欧关系乃至全球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活力。陈国友指出,13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稳步发展,在互联互通、经贸投资、人文交流、区域合作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这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的发展,为中欧之间跨地域、跨文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中方愿利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加强同各国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冯仲平表示,中欧都是支持多边主义、主张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中方始终从长远和战略高度看待中欧关系,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多极化世界的重要一极。中欧不断深化合作,不仅互利共赢,也给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宋浩王毅表示,尽管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加大,但中欧通过合作解决分歧潜力巨大。中欧应共同抵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共同推动争端解决机制恢复和改革,共同推动数字贸易和电子商务规则更新、限制补贴、国有企业竞争、气候变化和绿色贸易,重建可预测的多边秩序,维护自由贸易,维护多边主义,携手应对全球挑战。马托·尼亚夫罗表示,当前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等问题超越国界,需要各国合作解决。萨格勒布经济与管理学院将致力于促进中欧高等教育互联互通,增加克罗地亚了解中国的机会,支持中克、中欧合作长期深化。在分论坛讨论环节,与会中外代表就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务实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中东欧国家形势与中欧关系、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工商合作等话题发表了深刻见解。在当前全球性挑战背景下,我们系统总结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经验,深入剖析新时代各领域对接新特点,为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模式、拓展务实合作范围提供丰富的思想参考和指引。
电话
020-66888888